建筑行業往往同時存在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不同施工過程存在不同的職業危害。在建筑行業施工的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變化大,針對這些變化,施工安全防護措施要做到位,要選對勞保用品,才能真正的保證安全生產。

 

  建筑行業職業病危害防護難度大,建筑施工工程類型多,建筑施工地點復雜,作業方式多樣,從而導致職業病危害的多變性,受施工現場和條件的限制,往往難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術設施。

 

  建筑行業職業危害

 

  根據企業經營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確定本公司的職業危害為六大類:

 

  1、 生產性粉塵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業過程中,材料的搬運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會產生大量的礦物性粉塵,長期吸入這樣的粉塵可發生矽肺病。

 

  2、 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時由于作業空間相對密閉、狹窄。通風不暢、特別是在這種作業環境內進行焊接或切割作業,耗氧量極大,又因缺氧導致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從而造成施工人員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 有機溶劑的危害:建筑施工過程中常接觸到多種有機溶劑,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觸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噴漆作業常常接觸到苯、苯系物外還可接觸到醋酸乙酯、氨類、甲苯二氰酸等,這些有機溶劑的沸點低、極易揮發,在使用過程中揮發到空氣中的濃度可以達到很高,極易發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 焊接作業產生的金屬煙霧危害;在焊接作業時可產生多種有害煙霧物質,如電氣焊時使用錳焊條,除可以產生錳塵外,還可以產生錳煙、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長期吸入可導致電氣工人塵肺及慢性中毒。

 

  5、 生產性噪聲和局部震動危害:建筑行業施工中使用的機械工具如鉆孔機、電鋸、震搗器及一些動力機械都可以產生較強的噪聲和局部的震動,長期接觸噪聲可損害職工的聽力,嚴重時可造成噪聲性耳聾,長期接觸震動能損害手的功能,嚴重時可導致局部震動病。

 

  6、 高溫作業危害:長期的高溫作業可引起人體水電解質紊亂,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人體虛脫,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建筑行業安全防護措施

 

  (一) 作業場所防護措施

 

  1、 各項目部應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識別、確定職業病危害種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2、 在確定的職業危害作業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示標志。

 

  3、 施工現場在進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塵作業時,應配備有效的降塵設施和設備,對施工地點和施工機械進行降塵。

 

  4、 在地下室等封閉的作業場所進行防水作業時,要采取強制性通風措施,配備行之有效的通風設備,進行通風,并派專人進行巡視。

 

  5、 對從事高危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工作時間應嚴格加以控制,并有針對性的急救措施。

 

  (二) 防護措施

 

  1、 公司為有效防止職業病對作業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從管理上明確公司職能部室及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多級責任制,分清在職業病預防上的崗位職責。

 

  2、 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職業病危害教育,定期組織培訓教育,提高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了解其危害,掌握職業病防治的方法。

 

  3、 施工現場做封閉式施工,用高度不低于2m的圍擋將現場四周圍起來。

 

  4、 施工現場材料堆放整齊(散材成堆,型材成垛)。

 

  5、 現場臨時倉庫內各種袋(桶、箱)裝材料碼放成垛,小型材料上架存放。

 

  6、 接觸粉塵作業的施工作業人員,在施工中應盡量降低粉塵的濃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斷噴水的措施降低揚塵,作業人員正確佩帶防塵口罩

 

  7、 從事防水作業,噴漆作業的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施工前要檢查作業場所的通風是否暢通,通風設施是否運轉正常,作業人員在施工作業中要正確佩帶防毒口罩

 

  密閉空間內進行防水、噴漆作業容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如防護用具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時,必須立即撤離現場至通風處,并通知施工現場其他人員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該場所進行通風;若已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報告項目部進行處理;慢性中毒癥狀比較不易被發現,公司對從事此類作業的施工人員每半年組織一次體檢,發現職業病癥狀將立即通知本人并調離崗位,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

 

  以上就是鋌和勞保網小編為您提供的關于“建筑行業職業危害及安全防護措施”內容介紹,希望對您了解建筑行業安全防護有所幫助!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技術越來越完善。根據國家頒布了在建筑施工工地必須安裝定制化、工具化、標準化的安全防護裝置,大力的保障了施工人員的安全和工程的進度,達到了文明化施工。